-
司法大数据的应用与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 侯佳 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 运用司法大数据...
-
司法数据应用研究 ——以吉林省法院司法数据应用为样本 来源:吉大司法数据 ...
-
来源:吉大司法数据公众号 刘国栋,吉林大学2015级司法文明博士研究生。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式“假离婚” 关于“假离婚”的...
-
作者:八谦金融事务部 作者从公开的裁判文书数据库中,收集了从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5月15日,几乎涵盖了云南省所有法院已公...
-
作者:蔡思侬、李若讷、郑嘉媛、邹嘉斐 单位:广东摩金律师事务所 【背景信息】 案例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裁判期间:2015年1...
-
1月12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
-
为更好地实现电子诉讼理论研究与实务发展的紧密结合,把握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2021年1月8日下午,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
-
尊敬的徐显明先生,尊敬的韩校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山大法学院的老师、同学、校友们: 大家上午好! 齐鲁大...
-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倡议书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即将于2021年1月...
中心研究员谢登科副教授一行前往北京互联网法院开展“电子诉讼立法研究”调研
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将现代科技应用于民事诉讼的电子诉讼成为势不可挡的世界潮流,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子诉讼实践已经启动,且发展势头强劲。为深入了解电子诉讼在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现状,以更好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020年11月27日,吉林大学法学院、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谢登科副教授带领吉林大学“电子诉讼立法研究”课题组成员前往北京互联网法院进行实地参观与调研,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信息中心系统研发处副负责人唐文博、吉林省各级人民法院、北京互联网法院、杭州互联网法院及广州互联网法院派代表出席此次调研论证会并进行互动交流。
首先,由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钱晓晨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电子诉讼立法研究”的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谢登科副教授就课题成员、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向与会专家进行汇报。接着,由10位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就电子诉讼启动模式、电子诉讼管辖制度、电子诉讼行为效力、电子诉讼身份认证、电子诉讼庭前准备、电子诉讼庭审规则、电子诉讼举证与证据审查、电子诉讼送达规则、电子诉讼程序简化及电子诉讼程序转化等课题进行汇报,参会专家结合会前问题清单及司法实务具体情况对各课题在实践中的运行现状及当前理论研究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与交流。最高人民法院钱晓晨庭长认为理论研究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真切了解人民群众在诉讼中的需求。认为司法实践中案多人少仅是表象,实质是现有解纷机制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要从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在认真梳理各地实践的基础上探讨电子诉讼的适用边界、与ODR如何顺畅连接等问题,探索互联网解决纠纷的新方式;吉林大学司法数据应用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表示,理论研究要紧密围绕实践发展,为实践发展提供正当性基础,但理论研究中缺乏经验素材确实是当前学术研究的短板,通过实地参观北京互联网法院的电子诉讼建设,能够让理论研究人员真切了解实践,感知实践,找到学术研究的正确方向。
此次实地参观与调研论证会让各课题负责人与实务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全面了解电子诉讼的实践现状与发展困境,明确现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在未来的研究中立足现实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至此,此次调研论证会取得圆满成功。